北京在人工智能17個領域領跑全國,學術成果顯著
日前,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簡稱:智源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AMiner(科技情報大數據挖掘與服務平臺)共同發布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AI 2000榜單”,北京在人工智能17個領域領跑全國,高影響力學者數量居全國之首,學術成果顯著。
作為科創資源最為密集的北京,依托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資源優勢,已形成原創成果涌現、頭部企業聚集、創新創業活躍、應用場景廣泛的良好局面,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先地區。
人才策源地——高校院所加速AI人才聚集
據2021年“AI 2000”榜單顯示,北京高影響力學者數量共計63名、82人次,全國排名第一,占全國總人次的36%。其中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崔鵬、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何曉冬是橫跨研究領域最多的高影響力學者,二人均橫跨3個研究子領域。
人工智能產業高速發展的關鍵是人才。北京AI高影響力學者的研究方向以偏應用研究為主,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從學者所在機構來看,北京71%的高影響力學者來自高校院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是最重要的人才聚集地,而清華大學高影響力學者數量位居北京首位,達到39人次。
除此之外,AI優勢企業也是重要人才輸出之一。比如,京東集團、百度集團、曠視科技、字節跳動、蔚來汽車、醫渡云等科技企業均有人才上榜。
在“AI 2000”榜單中,9名北京學者入選“AI 2000”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其中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全球排名第3、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劉知遠在經典AI領域全球排名第4、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在經典AI領域全球排名第9。
在北京,不僅有AI高影響力的學者,還有一大批奔跑在AI道路上的創新新秀,他們共同為北京AI產業貢獻力量。
來自西班牙的阿爾瓦羅·蒙托亞,曾在一次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兼職司機工作,為一名著名的中國企業家開車,這次偶遇激發了蒙托亞的創業興趣,后來他來到北京繼續深造,并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創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Akkadu(阿卡都),提供遠程同聲傳譯服務。
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黃偉感觸頗深,“我們是在北京尤其是在中關村的創業土壤上成長起來的,北京有一種創新為榮的氛圍。”云知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頂尖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技術,已在醫療、教育、家居等行業廣泛應用,多個系列的語音人工智能芯片已量產。
據去年智源研究院發布的《2020北京人工智能發展報告》顯示,全國近一半的人工智能高層次學者在北京。北京已成為國內甚至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產業人才中心,核心產業人才總規模超4萬。在人工智能創業人才中,有超過50%的創業人才畢業于北京高校,約40%的創業人才有在京企業工作經歷。
北京依托優越的科技資源和強大的人才優勢,人工智能原始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一批國際重大原創人工智能成果相繼涌現。北京正成為新一代創業公司的燈塔,成為人工智能創業者的樂土。
成果顯著——孕育多項國際重大原創成果
類腦計算“神經形態完備性”概念、全球首款可重構多模態智能芯片、全球首個針對算法模型本身進行安全檢測的技術平臺RealSafe……
在北京,人工智能領域學者在國際頂級期刊或頂級會議發布過論文的科研人員數量超4000人,占全國的近三成。比如,清華大學張悠慧、李國齊、宋森團隊提出類腦計算“神經形態完備性”概念,填補了相關領域國際研究空白,學術成果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
論文發布、專利申請量均居全國第一,多項國際重大原創成果也相繼涌現。清華大學尹首一團隊研制出全球首款可重構多模態智能芯片已經大規模生產,可滿足功耗敏感場景下的較高算力需求。清華大學朱軍團隊提出第三代安全可控人工智能,研發出全球首個針對算法模型本身進行安全檢測的技術平臺RealSafe,提供從安全測評到防御加固的整體解決方案。
發布2021年“AI 2000”榜單的AMiner(科技情報大數據挖掘與服務平臺)技術平臺,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唐杰教授團隊研發,擁有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一個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獻檢索的人工智能搜索學術平臺,平臺包含了由超過2.7億學術論文數據和1.33億學者數據所構建的知識圖譜,能夠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權威和具有認知智能的學術搜索服務。
此外,北京人工智能學者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比如北京大學張平文院士當選2020年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SIAM FELLOW),是2020年中國內地高校中唯一入選的會士。清華大學唐杰教授團隊憑借關于學術社交網絡挖掘的研究成果,獲得2020年ACM SIGKDD(國際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大會)首屆時間檢驗應用科學獎,是該系列獎項唯一獲獎的中國學者團隊。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王涵團隊提出的深度勢能分子動力學,獲得了2020年國際高性能計算領域最高獎項“戈登·貝爾獎”,該獎項被稱為“計算應用領域的諾貝爾獎”。
刷臉認證、自動駕駛、智能音箱、手術機器人……在北京,人工智能技術產品遍地開花,被廣泛應用于金融、電商、醫療、安防、教育等領域,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前瞻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生態體系
2019年2月18日,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成立。這是我國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標志著北京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據統計,2020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達1860億元,同比增長9.8%,相比于2016年產值增長逾一倍。
人工智能產業的迅速崛起,離不開北京培育產業生態的“土壤”。為營造更好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北京加快推進《加快科技創新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的實施,發布《北京市高精尖產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實施辦法》、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應用場景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先行先試,構建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全方位保障。
與此同時,自2019年以來,北京先后發布兩批共40項應用場景建設項目,圍繞產業升級、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以及“三城一區”、城市副中心、新首鋼等重點區域。此外,圍繞疫情防控、醫療健康、金融、自動駕駛、城市大腦、教育等領域,為人工智能企業技術創新應用提供“高含金量”的場景條件,加快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項目落地。
搜狗是國內第一大中文輸入法、第二大搜索引擎公司,其研發的語言相關AI技術在國際人工智能技術大賽上屢屢獲獎。搜狗首席執行官王小川說:“我們已經在金融、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看到這些應用。在識別和生成領域,人工智能的進展已使人機交互越來越自然,這也是我們感興趣的領域。”
云知聲CEO黃偉說,“北京擁有人工智能創業所需要的人才、資本、政策等要素,政府還主動提供多種人工智能落地場景。”
截至目前,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1500家,占全國的28%,居國內首位。在資本助力下,北京誕生了30余家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成為我國AI學術和產業人才最大的聚集地。
為超前部署通用智能發展,賦能人工智能企業等各類主體開展AI技術創新和應用開發,北京依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牽頭建設“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平臺”,搭建大規模算力資源及軟件環境,推動研制“信息、生命、物質”領域超大規模智能模型。2021年3月20日,智源研究院發布我國首個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1.0”,包含中文、多模態、認知、蛋白質預測在內的系列模型,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的AI技術突破,形成超大規模智能模型訓練技術體系,實現了我國在超大規模預訓練技術上的并跑。
82天后,“悟道2.0”迭代面世。“悟道2.0”在模型規模上爆發級增長,達到1.75萬億參數?;谠?span id="irxrdigeovl" class="keyword">平臺,智源研究院將分別面向個人開發者、中小創新企業、行業用戶,以及大型IT企業,通過開放大模型API(應用程序接口)等形式,開放大模型能力,幫助各類創新主體提高智能應用研發效率,孵化并培育一批基于大模型,面向教育、媒體、生物醫藥等行業的應用服務商,推動AI應用創新,加快構建超大規模智能模型生態,打造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核爆點”。
未來,北京將繼續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突出“頭雁”作用先行先試,為持續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生態做出探索,力爭在人工智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推動北京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學術思想、基礎理論、頂尖人才、企業創新和發展政策的源頭,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邁進。(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江蘇發布重大項目清單 增資擴產項目明顯增多
- 山東抓投資抓項目 新興領域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 Gucci在2月將投放 10 個“SuperGucci”NFT
- 美國銀行:美國CBDC將保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 美股三大指數尾盤集體轉漲
- 光伏發電概念股有哪些?光伏發電概念龍頭股一覽
- The new iPad屏幕對比評測
- 電源接通延時器
- 汽車電子穩定系統(ESP)詳解
- 聯想B520一體機拆解
- 焦炭相關股票有哪些?焦炭概念股票龍頭一覽
- 增強信號 3G無線上網卡改裝拆解全攻略
- 盤點全球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華為聯想入圍
- 三星新平板 Galaxy Note 10.1全拆解
- 智能監控防盜報警系統
- 格力電器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每年累計分紅不低于當年凈利潤50%
- 消息稱京東科技計劃2022年在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 恒大集團:呼吁境外債權人不采取任何激進的法律行動
- 海航董事長劉璐因個人原因辭職,在海航已近28年
- 青青稞酒預計2021年營收增長30%-40%,四季度凈虧損超1500萬
- 2022年在港上市募資10億美元?京東科技:不予置評
- 財政部修訂出臺《財政行政處罰聽證實施辦法》
- 賣房子需要交什么稅?賣房子必須攜帶哪些證件?
- 醫??ǖ氖褂梅秶心男垦a牙可以使用醫保報銷嗎?
- 小產權房能過戶嗎?購買小產權房有什么風險?
- 奕東電子的實際控制人是誰?奕東電子股票上市了嗎?
- 百合股份是一家什么公司?百合股份的股票何時上市?
- 浙江:爭取實施數字人民幣試點
- 支付寶被盜刷后該怎么辦?理賠流程有哪些?
- 春節假期港股休市時間是如何安排的?何時恢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