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業加快轉型步伐,高端品類正迎來快速增長
隨著夏季到來和歐洲杯開賽,啤酒市場逐漸進入消費旺季,國產品牌和進口品牌的市場競爭再次打響。近年來,國內啤酒品牌紛紛試水中高端產品,進口啤酒則不斷通過壓低售價爭奪市場。
但總體看,消費者對啤酒的興趣似乎一路走低。數據顯示,自從中國啤酒產銷量在2013年達到5000萬千升的峰值后就一直呈下降趨勢。面對個性化、健康化的消費新趨勢,啤酒行業也加快了轉型步伐,以精釀啤酒為代表的高端品類正迎來快速增長。
●市場兩極分化延續
歐洲杯開賽以來,在北京工作的球迷小張每到周末就約著朋友一起看球,“熬夜看球可少不了冰鎮啤酒。”小張說,自己趁著“618”促銷屯了三箱啤酒,有國產的烏蘇啤酒和進口的嘉士伯、喜力。“價格沒差很多,最近兩年感覺進口啤酒越來越便宜,國產的越來越貴了。”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超市發、物美等超市最近都在進行啤酒促銷。目前超市里的啤酒單品多達幾十種,玻璃瓶裝、易拉罐裝和大容量桶裝產品都有,品牌則囊括燕京、青島、雪花等國產品牌和來自德國、墨西哥、比利時、日本等國家的進口啤酒。與過去人們印象中“進口的貴、國產的便宜”不同的是,二者售價并不懸殊,許多國產啤酒售價甚至超過同類進口產品。
實際上,啤酒市場的價格戰已經打了幾年。來自德國、墨西哥、比利時、日本等產地的進口啤酒普遍放低身段吸引消費者,而國產啤酒售價卻一路走高。雪花、青島、燕京等啤酒品牌甚至在2018年啟動了集體漲價。
與此同時,商超渠道也在不斷推出自有啤酒品牌,同樣以高端化和性價比兩條路線為主。今年夏天,盒馬上架自有精釀啤酒“精釀原漿鮮啤酒”,有印度淡色艾爾和德式小麥兩種口味,每瓶凈含量1升,售價分別為24.9元和19.8元。便利蜂則推出自有啤酒“蜂惠選啤酒”,每罐凈含量500毫升,售價僅2.4元。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啤酒市場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中低端品牌比拼銷量,高端品牌塑造形象已經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國產精釀快速升溫
作為啤酒高端品類的代表,精釀啤酒近年來逐漸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青睞,整體市場以40%的復合增長率逆勢上揚。
根據美國釀造者協會的標準,精釀啤酒為年產量小于600萬桶的小型釀酒廠產品,啤酒風味堅持從傳統的或者創新的原料與發酵工藝中獲得。不難看出,與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啤酒相比,精釀啤酒的個性化口味正契合了年輕人對品質消費的需求。潛力巨大的市場前景不僅吸引高大師、牛啤堂、東湖、新梅河精釀、酒花兒等新品牌入局,工業啤酒巨頭同樣也通過高端化轉型紛紛加入精釀啤酒賽道。
去年夏天,青島啤酒推出“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系列藝術釀造新品,高端精釀系列產品在2020年累計銷量中占比達到23%;2019年夏天,燕京啤酒發布高端產品燕京U8小度酒,并快速受到市場認可。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燕京U8已經實現去年全年的銷量。
天眼查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里,國內精釀啤酒相關企業均以每年超過千家的速度增長,2021年上半年又新增超過500家。華潤啤酒則通過收購喜力中國業務拿到喜力旗下多個高端啤酒品牌,珠江啤酒也推出了IPA、皮爾森等品類的高端精釀啤酒產品。
上周,燕京啤酒再次推出全新單品燕京V10精釀白啤,定位中高端市場。記者注意到,燕京V10已于幾天前上線燕京啤酒淘寶官方旗艦店,單瓶售價在8元出頭,目前已經銷量過千。
“消費心理不可忽略。”酒業分析師王剛認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市場,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造成一定影響,一部分受眾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轉向保守的價值消費,另一部分人則在疫情之后,開始“及時娛樂、對自己更好一點”的報復式消費。“這也將為高端啤酒產品的爆發創造契機。”
●啤酒行業迎高質量發展
在網紅精釀啤酒的帶動下,年輕人對啤酒的興趣開始回升。尤其歐洲杯開賽以來,各種喝著網紅啤酒看球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比比皆是。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認為,消費升級帶來消費結構轉型,促動啤酒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加速轉變。“啤酒消費正在從價格到品質、從大眾化到個性化、從社交分享到個人享受、從豪飲到自酌等多個層面發生根本轉變。”何勇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啤酒產銷量完成3411.1萬千升,比2013年的5000多萬千升降了三成多。但在2018年至2020年間,我國啤酒市場利潤總額不斷上漲。2018年啤酒行業利潤總額為121.9億元,增速達5.6%;2020年即便受疫情影響,啤酒行業利潤仍實現正增長,利潤達到133.9億元,增速為0.5%。
目前,我國高端啤酒消費市場份額在行業內占比不足2%。何勇預測,未來3至5年內,這一占比將躍升至15%至20%。但在啤酒行業轉型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對精釀啤酒建立嚴格的質量標準體系,防止魚龍混雜損害消費者信心。
(實習記者 楊天悅)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