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市場紛紛推出新品,將小眾水果售價推向新高
相比“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冰涼清爽的水果茶飲似乎更符合夏季消費的偏好。近日,茶飲市場紛紛推出“霸氣玉油柑”“王榨油柑”“手打檸檬茶”等新品,不僅引發茶飲愛好者的打卡熱潮,更將余甘果、香水檸檬等口味獨特的小眾水果售價推向新高。數據顯示,甘果、檸檬的售價較往年實現2~4倍上漲。
此次小眾水果價格上漲,反映了水果市場生產、供應和消費環節的哪些新動向?又為破局小眾水果的銷售難題提供了哪些新思路?《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小眾水果售價翻倍
今年4月,在北京上班的張露發現,各大社交平臺上以余甘果為原料的茶飲新品出現頻次越來越高,并被網友稱作“竄稀神器”,引發周圍朋友同事紛紛下單打卡。隨后,在她常逛的豆瓣奶茶網絡小組,以純手打為賣點的香水檸檬茶又成為熱詞,連續幾條發帖內容都是北京、杭州、上海等各大城市消費者對這些新品的評測。
據她講述,這幾款茶飲新品的顏色是具有夏日氣息的青綠色,一眼看上去讓人感覺冰涼清爽,極易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其售價也均不便宜,“霸氣玉油柑售價29元,王榨油柑賣31元,泰綠檸檬茶32元一杯還有很多人排隊在買。”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幾款新推飲品所使用的余甘果、香水檸檬等均屬于偏小眾的水果,產地多在云南、廣西、廣東等地區。今年夏初,喜茶等知名茶飲品牌創新成功后,使得相關的茶飲產品受到廣泛關注,眾多小型茶飲店也嗅到商機,趁機紛紛推出類似新品。一時間,作為主要原材料的余甘果、香水檸檬等鮮果市場被迅速炒熱,其價格相較往年實現翻倍上漲。
在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市種植余甘果的林友告訴記者,往年余甘果的售價維持在3元左右,自己山頭的果子要么在當地市場直銷,要么是通過網店2~3斤零散出售。“今年余甘果被飲料帶火之后,銷售價最高的時候有20多元一斤,現在我們網店出售基本穩定在10元左右一斤。”
同樣實現價格翻倍的還有香水檸檬。據農業B2B網站惠農網數據顯示,香水檸檬去年7~10月批發價為每斤7元左右,而今年3月批發價一度達到16元一斤,刷新歷史記錄。記者在多家購物網站查詢了解到,香水檸檬的普遍零售價達到14~18元一斤,精品果的單斤售價更是高達20元以上。
茶飲店所發揮的KOL帶貨實力,不僅讓自家的飲料出圈,還讓小眾水果有了被更廣泛消費者熟知的機會。今年入夏以來,林友的水果網店中余甘果銷量迅速增加,地點也從兩廣地區擴張到北京、杭州、陜西等地,為保證供應還多次聯系親友下鄉收貨,“大家在飲料店嘗到這個東西覺得好喝,就會自己上網找到商家購買,我們也是間接受益。”
產品創新、消費升級,買賣共促水果出圈
為了將小眾水果引入更廣泛的消費市場,品牌茶飲店既要挖掘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又要研發創新食用方式,在產品創新上也頗費一番功夫。
據林友介紹,余甘果還被稱作油柑、滇橄欖,潮汕對余甘果的食用方式包括生吃、腌制、泡酒和榨汁,被認為有防三高的功效,“今年出名的是做茶飲店的榨汁飲料,比我們之前做的榨汁確實要更好喝”。廣西農業廳資料也顯示,廣西貴港市平南縣推廣種植余甘果后,主要開發的是甘果果酒、果汁、果茶、果脯、蜜餞等生產線。
喜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同于一般采用濃縮油柑汁的制作方式,此次店內推出的三款油柑產品均對油柑鮮果現場榨汁,融合四季春茶底,并根據不同口味需求搭配果汁、甜橄欖等輔料,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香水檸檬的新品研發,也同樣追求鮮果手工捶打,讓香氣充分散發的同時,不破壞檸檬的組織結構,保證最佳的口感。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副教授何琳純指出,消費者對小眾水果及其新產品能夠快速接受,與水果知識的普及、消費能力的提升有直接關系,“近年對水果市場的調研顯示,消費者接觸水果知識的渠道增加,對小眾水果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口味更加豐富多元。隨著消費者的收入增加,小眾水果也就具備了更大的市場潛力。”
同時,根據飲品店的反饋,此次余甘果和香水檸檬的爆火,除了飲品創新所刺激的消費需求,還得益于供應鏈的通暢。某茶飲品牌負責人介紹,余甘果原本是區域性小眾水果,并沒有成熟的供應商進行大規模的油柑供應,鮮果原材料的供應鏈本身也是復雜的、動態的體系。為此,該品牌直接進駐廣東果園,通過800多家門店的銷售數據實現“鎖量采銷”,打通全程冷鏈運輸,保證飲品的持久供應。
未來仍需產銷對接扁平化、訂單化
正如一些茶飲店所言,余甘果等小眾水果并未形成規?;少徍凸?。林友也表示,周圍許多種植戶的余甘果都是種在自家的山上,因為需求有限往常并沒有多加費心管理,今年突然爆火確實讓部分種植戶得到了短期收益,至于未來是否會增加種植投入,則還需要謹慎決策。
何琳純認為,蘋果、梨等大眾水果的消費基數很大,通常的市場變動可以被內部消化,但小眾水果的消費承接范圍有限,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水果市場的反應具有滯后性,其種植和收獲又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盲目增加種植數量,有可能明年消費熱度降低,陷入谷賤傷農的困境。”
因此,何琳純提出,當前應該保障產地種植戶與銷售商之間的溝通渠道,盡可能地實現扁平化、訂單化對接,將市場需求能夠直接反饋到種植戶和果園。“與此同時,批發商還掌握著龐大的市場供需數據,對整體的宏觀把控非常重要,政府部門也要對種植戶做好引導,幫助各方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應對市場變化。”
喜茶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隨著余甘果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品牌方也在逐步與上游基地建立“產銷對接”的方式,以期在未來實現余甘果產品的基地化種植和訂單化種植,對種植環節進行指導和干預,“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油柑種植分散的情況,為上游供應商、種植戶創造產業價值。”
然而,何琳純同時也建議,種植、批發、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專業性,種植戶在看到產品新的商業價值后,要專注于提升產量、降低成本,避免在沒有足夠信息和經驗的情況下過多涉足其他環節,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小燕 楊召奎)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