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立法在路上 為“大胃王吃播”標定處罰細則
反食品浪費立法在路上。12月22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上,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草案共32條,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此次草案定義了食品浪費行為,據此規定了食品供需雙方應承擔的相關法律義務,并為“大胃王吃播”等網絡視頻提供者標定了處罰的相關細則。
食品供需雙方加強引導約束
餐飲業是我國食品浪費的產業“大戶”。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達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于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
為從源頭減少食品浪費行為發生,草案對“食品”及“食品浪費”定義均作出明確。按照草案規定,本法所稱食品包括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食品浪費,則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
此次草案提出了食品供需雙方應承擔的法律義務。例如,針對餐飲服務提供者,草案規定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
其中,當餐飲服務提供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食品、餐飲行業應加強行業自律,依法制定、實施反食品浪費等相關團體標準和行業自律規范。
而對于消費者,此次草案也結合垃圾分類行動提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余垃圾的相應費用。
實際上,早在草案發布前,地方法律已就食品浪費做出相關約束。例如,繼今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落地后,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明確餐飲經營者、單位集體食堂在制止餐飲浪費、踐行“光盤行動”中應采取設置提示標識等具體措施。
南京農業大學規劃院上海分院院長孫文華指出,反食品浪費法使得節約糧食從道德倡議有法可依,但由于用餐場所分散,執法難度較大,需要借助社會的力量共同遵守。餐飲場所容易形成浪費,因此除立法外,還可通過社會引導,推廣餐飲“預訂”業務,減少餐飲單位食材采購量的不確定而引起食物浪費;通過各單位加大“光盤行動”的宣傳,強化人們對食物消費的定量意識;同時,加強食物教育,通過食物課程、營養教育等走入學校。
“大胃王吃播”可被處10萬元以下罰金
近年來,隨著“大胃王吃播”視頻在國內走紅,單條視頻創百萬瀏覽量的記錄屢見不鮮。但流量紅利時代,視頻主播弄虛作假、浪費糧食的相關消息也在網站、報端不脛而走。
8月12日,微博話題“大胃王吃播被批浪費嚴重”引發網友熱議。隨后,抖音、快手等平臺相關負責人公開對媒體表示,已關注網絡輿情,一旦發現用戶創作中有暴飲暴食,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賬號等處罰。今年9月,據國家網信辦數據顯示,單月處置違規“吃播”賬號數量達1.36萬個。
此次草案就前述情形同步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的,由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網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降低糧食損耗,杜絕餐飲浪費,除了正面宣傳外,對于屢教不改和造成嚴重浪費的行為,給予合法的訓誡和懲罰是必要的。執法者應及時受理舉報,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造成糧食及餐飲浪費的行為給予相應處罰。”此前,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專題調研專家座談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
糧食安全保障法被列入2021年立法計劃
“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也列入明年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由國務院提請審議。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有關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等環節的節糧減損將在該法中作出具體規定。”在日前召開的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岳仲明透露。
據統計,世界76.33億人口中仍有8.2億面臨饑餓,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同其他國際組織聯合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有逾1.35億人處于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前述報告預警,今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65億人。12月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21年要抓好的“八大任務”,“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被列入其中之一。
近期,中央連續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例如,11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提出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12月3日,《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針對糧食儲備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加大違法行為的處置力度。
“糧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孫文華指出,“十四五”時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國在糧食生產方面仍不能放松,糧食安全問題不用擔憂了,但在其他國家疫情尚未平穩控制的情況下,我國仍要抓住糧食生產的主動性,把飯碗牢牢端在手里。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劉瀚琳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七鮮超市業績逆勢增長 進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戶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中國平安發起保護華南虎公益行動
- 第五屆金匠獎獲獎榜單
- 鏡外之境 國際當代攝影展”在遇見博物館·in Space開展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
- 連虧三年的唐德影視扭虧 去年凈利預計1800萬-2700萬元
- 強監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能否延續高增長?
- 春節因素提振餐飲旅游板塊 預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風口
- 保利、招商等合營子公司東莞招商啟越房地產因虛假材料取得商...
- 海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