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派精英李楊:做事情首要原則是對得起客戶信任
提起鉅派李楊,好多接觸過的客戶都直豎大拇指,專業、真誠、熱心是同事和客戶對李楊的共同評價。自2017年5月入職以來,李楊憑借自己在外資銀行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在財富管理行業中如魚得水,業務開展非常迅速,如今已經是華北三區城市總經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近她。
Q1:您提到了郭總,郭總在最近的一次內部培訓中提到,“很多跟隨我的人,與其說是信任我,不如說是信任我的選擇”。您怎么看待這句話?
的確是的。我與郭總是2007年在匯豐的時候就認識的,算是戰壕里的兄弟這種友誼吧。我們相互之間的幾個朋友,有在私行的,也有在投資公司的,大家有空的時候就會坐下來聊一聊自己的行業和公司,后來每次聚會,我都會發現,郭總的自我驅動力非常強,自我提升也非常快,我就想跟著他一起做,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樣才能有這么大的進步的。除了看得到的能力,我覺得他選擇的平臺應該也是OK的,所以信賴他的眼光。其實,在換工作前,我考慮了有大半年的時間,也接觸和了解了其他平臺,但郭總跟我聊的時候很客觀、中立,把當時財富管理行業存在的機遇和挑戰、對于個人的發展都說得很清楚,這點對我影響也很大。
Q2:具體有哪些您覺得有說服力的點呢?
最主要的一點是,2017年是財富管理行業的一個新階段,整個監管都是趨嚴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好的公司會因為行業秩序嚴謹而發展得更好,一些不是很正規的公司就有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掉,所以選擇一個好的平臺就很重要了。我在選擇的時候,其實不光是為我自己選,也是為我的投資人選。我關心的是,鉅派能給我的客人帶來什么?當我把積累的幾百位客人的投資方向引到鉅派來,我得做到對他們負責,所以更多的是替投資人看產品怎么樣,風控怎么樣,更廣闊的投資方向是什么。這也是我當時與郭總聊得最多的一個話題。當了解了我們的框架、風控是怎么做的,我是替客人感到放心的。除了產品多樣和風控體系嚴格,公司品牌所體現出的社會價值,比如加入由易居樂農領銜的“中國社區扶貧聯盟”、與中金簽訂戰略合作項目等,都會讓我的客戶增加很多投資確定性。
Q3比起之前的平臺,您認為現在的平臺對您和您的客戶來說,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從工作內容上來說,外資行的體系嚴謹,相應的就是條框嚴格、分工明確,時間久了,大家覺得各司其職是應該的。來到鉅派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除了JD之外,可以做很多我想做的。有了更多自主權,自我的責任感更強烈,更像職業經理人或創業家。我們上下都有責任心想做一番事業,想把分公司做好,在北京這片區域,讓更多的高凈值客戶知道鉅派。有了這樣的主人翁意識,大家都伸手做了許多分外事。另外,從可選產品上來說,外資行受投資產品種類限制,難以真正做到全方面的資產配置。而在鉅派,我的體會是高效、合規、市場化,緊跟市場腳步,比如一二級市場資產配置、境內外保險組合以及家族信托等,把全面的資產配置方案給到客戶,吻合客戶需求。
Q4在實際工作中,您和您的團隊是怎么做的?有沒有遇到過什么挑戰?
挑戰有,但我覺得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和團隊一起,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同去戰勝,積累成功的經驗。鉅派在北京的品牌知名度不如在南方城市那么高,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是依靠團隊的力量先去拓展品牌,比如每次見客戶都會兩三個人一起去,有的負責介紹流程和產品,有的負責介紹公司和風控,在建立了信任后再和客人講資產配置。我們團隊中,大家認識的時間都比較長,所以彼此的信任度非常高,節省了很多交流成本,也會背靠背去支持。我們的核心團隊大部分都是以前外資銀行和財富管理公司的同事。我會發現,我們在轉移客戶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外資銀行背景的同事,大多愿意從資產配置講起,從大框架聊到小產品;而有財富管理行業背景的同事,相對更務實,會從某個產品出發向客人介紹。我們還曾分正反方討論這個辯題,最終大家達成了共識,方法沒有好壞,看客人更能接受哪一種方式,結果導向才是最重要的。
入職鉅派以來,正如李楊所說,做事情首先要對得起客戶信任。這是李楊的成功之道,也是鉅派的成功之道。相信李楊“走正道,辦大事”的做事態度,一定能夠助力她走的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