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紅利下,大班課業務拉動機構實現營收大幅增長
隨著財報季的到來,多家教育中概股陸續發布2020年成績單。在線教育的紅利下,大班課業務均拉動機構實現了營收的大幅增長,虧損情況正逐步得到改善。不過財報中披露的巨額營銷、銷售費用仍是機構獲客時面臨的第一挑戰。
營收飛增
截至3月9日,網易有道、跟誰學和一起教育科技三家在線教育公司均已發布2020年財報。從具體數據來看,2020年,跟誰學的凈收入為71.25億元,同比增長236.9%;網易有道的凈收入為31.68億元,同比增長142.7%;一起教育科技的凈收入為12.94億元,同比增長218.6%。由此可見,搭載著在線教育高速發展的快車,三家機構在去年的營收均呈現出飛速上漲的趨勢。
同時,從實現營收的具體業務來看,上述機構的在線大班課業務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據一起教育科技披露的財報顯示,其在報告期內的主要收入來源于一起學網校,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正價課的報名總人次分別為84.9萬和201.8萬,同比分別增長165.2%和178%。有道精品課K12正價課在2020年全年的付費人次也達到163.7萬,同比增長357%。而機構跟誰學2020年的付費學員人數為587.1萬人,同比增長2.68倍。
這些付費人次的增長直接體現出2020年在線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目前,用戶對在線教育的接納程度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線大班課也逐步成為在線教育機構的主流授課方式。
但將三家機構區分開來看,網易有道的產品中除了在線大班課業務,還包括了有道詞典筆等智能硬件和有道詞典等學習工具;跟誰學則是長期堅持探索在線大班課,以名師和雙師模式為金字招牌;一起教育科技既通過“一起作業”等平臺面向學校、家庭等B端提供解決方案,也通過“一起學網校”面向用戶提供雙師在線大班課,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線大班課已成為其主要營收來源。
營銷投入大致盈利難
盡管同為在線大班課領域的競爭對手,但在三家機構的背后,是不同的獲客邏輯和業務模型。其中,網易有道憑借其強工具屬性進入大眾視野,在提供工具化服務的同時將用戶引流至網課;一起教育科技依靠在B端積累的學校等資源,在自有流量池進行從B端到C端的轉化;跟誰學推崇雙師模式和名師,用名師效應來完成獲客。
指明燈智庫聯合創始人、素履咨詢創始人郁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0年突然爆發的在線教育讓每家機構都必須跳出原有的舒適區域,到公域去競爭獲取流量。牛牛金融研究總監劉迪寰也表示,2020年,在線教育機構營銷費用已破60億元。“行業從此前的效果營銷階段,邁入到效果+品牌營銷階段。”
回到機構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在營收增長的同時,三家機構均處在虧損的狀態,其中,跟誰學2020年凈虧損13.9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凈利潤2.27億元;網易有道凈虧損17.53億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6.37億元;一起教育科技凈虧損13.4億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9.64億元。而虧損的主要原因來自高企不下的營銷與銷售費用。
具體來看,網易有道在2020年的營銷費用達到26.97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85.13%;一起教育科技2020年的銷售和市場營銷支出為10.979億元,同比增長88.1%,值得注意的是,其2020年銷售費用占凈收入比例已由上年同期的143.7%降至84.8%;跟誰學的銷售費用則上漲至58.162億元,上年同期為10.409億元,占總營收的八成以上。
中關村教育投資管理合伙人于進勇告訴記者,從營銷占比的角度來看,營銷費用占比超過80%,企業基本就是虧的。“機構們還在開拓市場階段,所以在這部分的投入會比較大,是行業較為普遍的現象。”
在線教育的火已燎原,熱度難以在短時間降下來。劉迪寰指出,對于在線教育企業而言,有幾個財務指標不得不重視。一是凈利潤,衡量盈利情況;二是銷售費用,結合收入增長等,看獲客邊際成本變化;三是經營性現金流,在線教育企業有互聯網基因,同樣講究規模為王。“對于投資人而言,大部分在線教育企業虧損是暫時性的戰略虧損,隨著規模做大,未來會好轉,最后需要考慮Roe,這衡量著股權投資者參與的回報率。”
獲客轉化是關鍵
實際上,兼顧互聯網和教育兩種屬性的在線教育,雖然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獲客,但獲客不能僅依靠無度的營銷。業內人士指出,無度的擴張終會成為行業動蕩期的短暫過渡,健康有序的增長仍是教育產業的主旋律。
劉迪寰告訴記者,“目前在線教育大班課的營銷方式已經越發成熟,到達了臨界點。短期內存在著投放渠道有限、新增用戶貢獻的絕對值降低、單位流量轉化率下降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中概股中,網易有道、跟誰學、一起教育科技三家機構分別以硬件、名師和雙軌三種不同的邏輯角逐在線大班課的賽道,殊途同歸之下,誰又將笑到最后?
對比來看,網易有道的大班課業務起步晚,主要進行差異化的經營,機構主推的有道精品課走本地化精品化的路線,并搭配智能硬件做引流和護城河。另一家機構跟誰學擅長私域流量轉化,過去的殺手锏就是通過自媒體護城河產生的私域流量,進行高比例的轉化留存。
郁苗指出,“跟誰學去年在公域流量的投放,更多是在為品牌知名度補課,在提升大眾認知之后,機構的獲客和轉化都會迅速跟上”。此外,一起教育科技具備的線下渠道能力和線下獲客能力,是目前其他機構都不具備的優勢。“我看好機構們在2021年的獲客和轉化,這也是行業快速增長的大趨勢。”郁苗談道。
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我國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你有花錢嗎?
- 2021年廣東GDP總量破12萬億 或闖入“世界前十”
- 百利好2022年 恭賀新春 福虎獻瑞
- 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引導更多企業走一體化經營道路
- 還在糾結凱銳思和花丟丟貓咪沐浴露哪個好?不妨看看測評結果!
- 七鮮超市業績逆勢增長 進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戶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中國平安發起保護華南虎公益行動
- 第五屆金匠獎獲獎榜單
- 鏡外之境 國際當代攝影展”在遇見博物館·in Space開展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