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數鏈FusionBlock:用區塊鏈解決數據資產的確權、融合與交易
據 ResearchandMarkets 預測,到 2022 年,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將達到 139.6 億美元。2017 至 2022 年間,該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42.8%。區塊鏈技術表現出的美好市場前景吸引了大量想分一杯羹的人。傳統互聯網大公司、創業公司或者媒體,只要加上了區塊鏈,就立刻搖身一變成為了科技界的時尚寵兒。
成都融數鏈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多位國內外大數據專家、網絡安全專家共同組建,專注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融數鏈FusionBlock基于區塊鏈技術, 打造為解決數據確權、數據同步、數據交易、數據流轉、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服務的鏈上、鏈下圍繞數據一體化的數據生態。
融數鏈FusionBlock是新一代分片分層綜合架構下的一個多方(to B/C/G/I)事務協同管理,數據協同操作,跨主體的數據安全交易的復雜網格結構商業生態,它將重構社會數據存儲,社會數據管理和社會數據交易體制的角色, 協調并解決業務中的, 仲裁者,代理人,擁有者,需求者之間的復雜信用關系。
融數鏈(FusionBlock)創始人趙勇博士,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博士期間,師從世界網格之父 Ian Foster 教授。網格計算即分布式計算,和被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區塊鏈有著不小的淵源。
融數鏈是專注于數據挖掘、確權、融合、交易的區塊鏈應用項目。其應用場景包括金融、醫療、副食品、影視媒體、非文化物質遺產等。“我們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迅速讓各行各業的數據流通、融合。”趙勇說。據了解,融數鏈平臺首先是對數據進行確權,數據生產者可以打上自己獨有的標簽,那么用戶可通過區塊鏈數據的流通實現監管和跟蹤。然后通過智能合約用戶,數據生產者可以指定誰用、用哪部分、如何用。此外,數據本身的資產量化和交易的結算,也通過智能合約支付。
趙勇博士原先做大數據現在為什么布局區塊鏈呢?為什么趙勇選擇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的融合和流通呢?
“我們常說的大數據時代,這個時代終極目標是實現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的交易,而數據的融合、交換和共享是實現數據服務的必經之路。”他表示用戶數據的隱私安全得不到保證,導致用戶沒有動力開放數據,數據的融合和流通遇到了阻礙。而傳統的解決方案是依賴政府、行政機構或者行業去制定這規則規范來促進數據流通。但因為市場日新月異,行業發展太快,擬定的標準總會落后于市場。“這時候就是引入區塊鏈的最恰當的時候。”趙勇說。
趙勇指出融數鏈切入區塊鏈行業的點是數據確權平臺,他認為有了公共平臺和技術的開發完成后,融數鏈可以應用在各個行業,促進行業的數據融合。“融數鏈的主要目標先是促進行業應用落地,真正發揮區塊鏈的數據確權的價值。為未來的區塊鏈 3.0 時代做基礎準備。”據趙勇介紹,區塊鏈 3.0 時代將能促進全球雇傭關系生產關系的變革,也就是基于智能合約的平臺交易。
趙勇勾劃了一個未來全球的生產關系和勞動組合的理想情況:全球用戶的信用存在在不同的節點上。你在招聘一個網絡協作團隊時,可以通過區塊鏈搜索引擎在這個節點上找到適合的人,然后基于智能合約的要求進行匹配,基于區塊鏈的系統會幫你組建臨時的虛擬團隊,然后再做具體的任務分發和工作質量的監督,最后再幫你做支付結算。所有的動作都在平臺上完成。
無論是大數據還是區塊鏈都象征著未來,不過,趙勇在商業模式上即要活在當下,也遠謀未來。“我們需要迅速在行業做落地,把行業的數據價值發揮出來,獲取一些技術服務和運營費用。未來我們會針對區塊鏈底層的數據確權、數據溯源和智能合約的執行,包括區塊鏈搜索引擎研發考慮一些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