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P2P網貸理財 消息滯后使不得
相信大家在人際交往中普遍認可并奉行一個原則,即“做人不要太敏感”,關注太多思慮太深,很容易讓自己陷入一些無謂的煩惱中,對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在做事時,“敏感”卻是個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
比如自媒體,保持對時下熱點話題的敏感性進行有價值的相關內容生產,更容易獲得較高的打開率;比如記者,擁有對新聞價值的敏感性,更能借由一起事件引發全社會的討論與反思;再比如P2P網貸投資,只掌握選擇平臺和分散風險、提高收益的技巧是不夠的,還需建立對各種行業消息的敏感性并及時作出應對,才能盡可能地避免踩雷。
就像5月7日晚,某P2P平臺被經偵查封,在其辦公地點,平臺前后兩個玻璃門都被貼上了印有“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封”字樣的封條,但因平臺官網還能正常打開、注冊及投資,5月8日其投資項目中“資金周轉”的優選標,還有幾名投資人跟投。網友們紛紛表示,“應該是不知道平臺被查封了吧,這些投資者的消息太閉塞了。”可以預見的是,這幾名投資人的錢,將有很大的可能一投不復返了。
所以,P2P理財用戶不管投前投后,對行業及平臺信息的敏感度是萬萬不可少的。三益寶理財師表示,大家應重點關注三類資訊信息:
1.行業最新政策文件。現如今P2P網貸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了“1+3”監管制度體系,但涉及到具體的操作細則,還并不完善,未來有關部門仍會繼續下發各類監管文件。新政的出臺,可能會在業務上或運營上對當前的網貸平臺造成一定的沖擊,比如原本不踩紅線的產品
一夜之間變得不合規,這就要求投資人關注政策信息,吃透監管精神,選擇合乎規定的P2P平臺。
2.平臺動態。包括平臺取得的合規進展,參加了哪些行業活動,作出了哪些運營調整,下線了什么服務,官網打開有無異常,是否被經偵調查等。掌握此信息十分有必要,當平臺出現問題,投資人可及時撤離;當平臺運營正常,投資人可調整理財策略,比如現如今部分平臺在降息前會發布降息預告,用戶看到后可盡快投資提前鎖定高息。
3.平臺輿情。很多時候,網貸之家、網貸天眼等第三方行業門戶網站上真實用戶發出的曝光帖或質疑帖,往往被驗證曝光的平臺確實存在問題,只是問題所引發的風險有高有低。大家可時不時地在網絡上及門戶網站上搜索所投平臺信息,看其最新輿情和口碑如何。
三益寶理財師最后再次提醒,P2P理財看似簡單,卻不是一件可以偷懶的事,大家需對各類信息重視起來,切莫因為消息滯后而損失本息。